热线(9:00-18:00):13544706711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 > 

上市公司中的“王思聪”长啥样?13位接班人2个90后

时间: 2016/11/09 22:36:14

  曾经在商场上风光无限的创一代们,经过几十年打拼之后,如今已逐渐老去,他们的后代子孙作为接班人,正逐渐登上历史舞台。

  今年2月,胡智奇正式接掌金宇车城[0.00% 资金 研报]董事长一职;8月22日,赛象科技[-1.61% 资金 研报]实控人张建浩之子张晓辰成为公司新一任董事长;10月10日,壹桥股份原董事长刘德群辞职,刘德群的女儿刘晓庆接任董事长;11月2日,美邦服饰[0.69% 资金 研报]公告选举实控人周成建之女胡佳佳为董事......

\

  12位二代、1位三代现身接班人行列

  证券时报·e公司记者根据公开信息统计发现,从今年年初至今,已有10家上市公司完成了二代接班,有2家上市公司的二代、1家上市公司的三代正在准备接班中。

  继今年2月,胡智奇接掌金宇车城董事长后,3月2日,昆药集团选举汪思洋为董事长,汪思洋系昆药集团实控人汪力成之子。

  今年4月,被称为是“赌石大王”的赵兴龙卸任东方金钰[2.22% 资金 研报]董事长,其子赵宁成为公司新一任董事长。

  进入5月份,江南高纤[-0.76% 资金 研报]和金力泰[0.00% 资金 研报]迎来了二代接班。其中,江南高纤原董事长、总经理陶国平之子陶冶,成为公司新任董事长、总经理。金力泰实控人吴国政之子、拥有美国国籍的Wu

  Yi chao成为金力泰的董事长。

  一个月后,山东矿机[0.00% 资金 研报]创始人、原董事长赵笃学之子赵华涛接任公司董事长;何建南也从父亲和哥哥的手中,接过了申科股份[-1.50% 资金 研报]董事长、总经理的职位。

  8月份,又有两家公司迎来了二代接班人,分别是赛象科技实控人张建浩之子张晓辰,智慧能源创始人蒋锡培之子蒋承志,他们分别在各自的公司担任董事长一职。

  10月,壹桥股份宣布原董事长刘德群因个人原因辞职,刘德群的女儿刘晓庆接任董事长。

  除了上述已接任的10位二代接班人,还有2位二代、1位三代正在为接班做准备。

  例如,今年4月,华谊兄弟[0.00% 资金 研报]董事长王忠军之子王夫也正式成为公司董事;

  11月,美邦服饰实控人周成建之女胡佳佳拟当选公司董事;

  10月,鲁泰A[-0.67% 资金 研报]原实控人刘石祯将鲁泰A控股股东淄博鲁诚21%的股权转让给孙子刘德铭,刘德铭因此成为鲁泰A实控人。不过,据说刘石祯还要将刘德铭放在自己身边带一带。              

\

  2位接班人为90后6人有海外求学背景

  据统计,上述13位接班人中,80后有11人,90后有2人。

  其中,年龄最小的是刚刚在今年10月成为鲁泰A实控人的刘德铭和申科股份董事长兼总经理何建南,两人均出生于1990年。

  另外,华谊兄弟董事长王忠军之子、公司现任董事王夫出生于1989年;赛象科技董事长张晓辰、金宇车城董事长胡智奇均出生于1988年。

  13人中,女性2人,男性11人。两位女性分别是美邦服饰拟任董事胡佳佳,壹桥股份董事长刘晓庆。刘晓庆也是2016年年内上市公司二代接班人中,唯一一位正式担任董事长的女性二代接班人。

  13人中,除鲁泰A实控人刘德铭的学历介绍没有查阅到外,其余12人中,大专学历2人,分别是壹桥股份董事长刘晓庆、金宇车城董事长胡智奇,本科学历4人,硕士有5人。其中6人拥有海外求学背景。

  7人有所在公司任职经历5人持有股份

  基于培养接班人的目的,13人中的7位,有过在目前任职企业工作过的经历。

  例如,刘晓庆从2008年开始就在壹桥海参担任董事、销售经理;何建南从2013年至今,先后任申科股份计划部部长、采购部部长、外贸部副部长、市场部副部长等职务。

  “将接班人放在公司内部培养,是国内很多民营企业普遍采取的一种培养方式。”有经济学者告诉证券时报·e公司记者,就企业管理而言,个人能力肯定是一个方面,但创一代们对于二代、甚至三代的培养也的确至关重要。

  特别是当这些二代、三代在其即将掌舵的公司有了比较丰富的工作履历之后,对公司经营、行业发展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刻,将会更加有利于这些二代、三代们从长辈的手中接过执掌上市公司的重任。

  另外,上述13人中,胡佳佳、蒋承志、刘晓庆、陶冶均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份,而刘德铭则是通过鲁泰A控股股东间接持有鲁泰A股份。按照11月4日的收盘价计算,胡佳佳持股市值为9.81亿元,刘晓庆的持股市值为8.93亿元,刘德铭的持股市值为3.5亿元。

  他们能否担负起接班重任?

  在关注上市公司二代、甚至三代接班的同时,很多人也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:上市公司的接班人是否应该这样传承?这些二代、甚至三代接班人能否担当起带领上市公司发展的重任呢?

 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肇勇对记者表示,只要上市公司选任董事长的过程是合法合规的,那么即便是二代传承也无可厚非。

  上市公司实控人可以看成是委托人,而上市公司的经营者则是代理人,作为委托人而言,当然希望选择一个放心的主体作为成为自己的代理人。正所谓“打仗亲兄弟,上阵父子兵”,在我国职业经理人制度仍然不够成熟、完善的情况下,选择自己最为信任的子女进行公司控制权和经营权的移交,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。

  在丁肇勇看来,企业在经营过程中,除了受到决策者的能力影响之外,宏观经济、行业景气度等等诸多因素也将会对企业构成重要影响。在这些上市公司二代们刚刚接班的情况下,短期内恐怕也不能轻易判断出这些人是否能担当起重任。

  中国社科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迎秋在采访时则表示,如果上市公司的二代甚至三代能够成为接班人当然是好事,但现在的问题是,很多上市公司实控人的子女、后辈并不能担负起接班的重任。通常来讲,一位企业家培养接班人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,“学3年、看3年、帮3年”前后至少要用9年的时间才能培养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。

  “上市公司选择自己的后辈作为接班人,可以令企业的产权、文化、传统等得到延续,在国外这样的案例也很多。但究竟能否胜任,还要靠时间来检验,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。”刘迎秋说。